UltraRAG 2.0 home page
简体中文
搜索...
⌘K
Project
Datasets
⭐ Star on GitHub
⭐ Star on GitHub
搜索...
Navigation
开始使用
项目简介
项目文档
API Reference
开始使用
项目简介
环境部署
快速开始
开发指南
RAG 组件开发指南
掌握 RAG 推理流程
数据构建与基线复现
开发进阶与部署指南
UltraRAG 开发实战
在此页面
UltraRAG 2.0
Why UltraRAG 2.0?
开始使用
项目简介
复制页面
复制页面
UltraRAG 2.0
UltraRAG 2.0 (UR-2.0)是首个基于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架构设计的轻量级 RAG 系统构建框架,旨在为科研探索场景提供高效的建模支持。它将 RAG 中的核心组件(如
Retriever
、
Generation
等)标准化封装为独立的 MCP Server,并通过函数级 Tool 接口实现灵活调用与功能扩展。借助 MCP Client 作为流程调度器,开发者仅需编写简洁的 YAML 文件,便可高效构建支持串行、循环与条件分支等复杂控制结构的推理流程,显著降低搭建与调试复杂 RAG 系统的技术门槛与学习成本。
📑 Pipeline
是用户以 YAML 编写的流程定义文件,用于描述各组件与工具的调用顺序与执行逻辑
🕹️ Client
是流程的调度中枢,负责解析 Pipeline,统一协调各 Server 中 Tool 的执行与调用顺序
🔧 Server
包含所有可独立调用的功能模块,开发者可通过标准化接口便捷添加新功能或模块,实现系统的灵活扩展与高效组合
此外,UR-2.0 内置了 ToolCall 功能,支持开发者在不改动原有代码结构的前提下,直接调用 UltraRAG 提供的工具函数,实现无缝集成与灵活扩展。框架还配套提供从入门到进阶的完整教学示例,内置 17 个主流 benchmark 任务与多种高质量 baseline,结合统一的评测体系与知识库支持,显著提升系统开发效率与实验的可复现性。
Why UltraRAG 2.0?
RAG 系统正从早期模块串联的简单模式,演进为依赖模型主动推理、动态检索与条件判断的复杂体系。传统框架在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方面已难以满足此类系统多轮交互与信息更新的需求。同时,现有的开源实现普遍缺乏统一范式,不同 baseline 模块之间耦合严重、结构松散,给理解、复现与对比研究带来极大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UltraRAG 2.0 致力于提供:
🚀 低代码构建复杂 Pipeline
原生支持串行、循环、条件分支等推理控制结构,开发者只需编写 YAML 文件,自定义几十行代码即可实现复杂迭代式 RAG 流程(如
Search-o1
等)。
⚡ 快速复现与功能扩展
基于 MCP 架构,所有模块均封装为独立、可复用的 Server,支持用户按需自定义 Server 或复用现有模块。每个 Server 的功能以函数级别的 Tool 形式注册,新增功能仅需添加一个函数即可接入完整流程;此外,UR-2.0 也支持调用外部 MCP Server,轻松扩展 Pipeline 能力与应用场景。
📊 统一评测与对比
内置标准化的评测流程与指标管理,支持 17 个主流科研
Benchmark
的开箱即用与扩展,持续集成最新基线,提供
Leaderboard
结果,助力系统性研究与优化。
此页面对您有帮助吗?
是
否
环境部署
助手
Responses are generated using AI and may contain mistakes.